时间:2022-10-02 06:05:58 | 浏览:3464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何正权 陈诗昂)近日,2021(第十七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走进信阳市浉河区。
浉河区集信阳山水茶乡、豫风楚韵的特色于一身,近年来,该区以茶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在茶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数据显示,茶产业已成为该区农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37.4亿元。
面向未来,信阳市浉河区委书记于海忠表示,将始终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加压奋进,担当作为,努力在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上出浓彩、出重彩。
落实“三起来”要求,茶产业成浉河区农村经济第一支柱
山水茶乡是信阳,豫风楚韵也是信阳,而集两者于一身的,便是信阳市浉河区。
为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这一重大要求,近年来,浉河区立足特色资源、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日益提升。
作为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浉河区从茶这一最具区域特色的产业着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传统信阳毛尖绿茶基础上,我们相继开发了红茶、白茶、黑茶等茶种类,衍生了茶包装、茶食品等配套产业,茶乡群众70%以上的收入来自茶叶,茶产业已成为我区农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信阳市浉河区委书记于海忠介绍。
在浉河绵延的茶山之间,不仅藏着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险峰上的无限风光。
浉河区将茶旅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实施了环湖路民居改造、茶园增彩、茶坊提升等工程,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田园风光旖旎的楼畈村、山环水绕神话世界的睡仙桥等美丽乡村绽放在浉河、南湾湖畔,成为信阳“网红”打卡地,老城区也焕发出新活力。
据统计,前三季度,浉河区游客总量达到6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4亿元。
这是聚焦城镇和乡村的贯通,使得浉河城乡发展“融”起来的结果。这是浉河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强县和富民的统一,让产业体系“强”起来的结果。
近年来,谷麦光电、汉华光电、宏远光学等企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为浉河区增添了强县、富民的另一强劲动力。“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7.1%,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4%。”于海忠介绍。
不只是强县与富民的统一,近年来,信阳市浉河区全面深化改革,用组合式改革破除制约县域发展的突出问题,激发更多活力: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补齐教育短板,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验收,城乡教育更加公平;有序推进医疗领域改革,完成了市三院整体搬迁,组建了区医疗健康集团,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更优医疗资源;大力实施“三块地”改革,新增补充耕地2.27万亩,既保障了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又形成了可交易指标;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浉河将努力在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上出浓彩、出重彩
11月26日,参与2021(第十七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举办的第三场线上活动时,中共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表示,仍要将第二产业作为促进县域“富起来”的最大抓手。
在此前的采访中,谈及下一步发展时,于海忠首先谈到的也是项目和产业。
“前期,我们抢抓市委、市政府对浉河区主导产业重新定位机遇,成立了产业招商专班,绘制了产业链图谱,出台了支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拿出了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推动了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他介绍。
于海忠说,下一步将加大项目招引、建设、投产力度,围绕电子信息、全域旅游、信阳毛尖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抓招商,依托谷麦光电等现有企业抓招商,以招引大项目促发展,以招引好项目促转型,将在浉河区建成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2020年,信阳市浉河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未来浉河区也将着力构建以优良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全域旅游业。
“我们将实施全域旅游‘再出发’行动,打造全域旅游‘快进、慢游、深体验’模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将一体推进何家寨露营基地、文新茶村提质改造等文旅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睡仙桥、楼畈等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于海忠说。
据了解,近期,浉河区还将启动环湖路改造提升工程,合理布局景观平台、骑行慢道等,充分展现茶乡美景。
“通过发展休闲观光、民宿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振兴;对全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促进生态振兴;以文化赋能带动文化振兴;招引培育一批全域旅游行业参与者和拔尖人才推动人才振兴;建强基层堡垒助力组织振兴。我们有信心将浉河区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于海忠表示。
实施城市更新,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的具体要求。在浉河区的谋划中,下一步将稳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审慎选择一批有基础、可平衡的片区进行谋划,通过对城市有机更新、招商方式的微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共谋发展。
“此外,我们还将改善民生促品质生活,以‘第一责任’促‘第一要务’。”受访时,于海忠表示,浉河区广大干部群众将始终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加压奋进,担当作为,努力在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上出浓彩、出重彩。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加快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完成金甬铁路、杭温高铁主线内房屋拆迁、铁路用地交付工作,完成土建工程的30%;完成金义东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总量的70%。完成杭温高铁、金甬铁路、金义东轨道交通站场周边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工作,启动金甬铁路东阳站站房和东阳横店
平报融媒记者孙聪利 通讯员王毛生湛河区苗张路提档升级工程已于近日大头落地,这让曹镇乡彭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彭红杰很是兴奋,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他觉得更有信心了。“俺村有10亩建设用地,因交通不便,一直闲置着。苗张路提档升级后,很快就引进了投
今年年初以来,山城区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灾后恢复重建统领各项工作,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1至10月份,山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97.8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01.1%。灾后
“墩苗”是为了根深,根深则苗壮,苗壮则花红,花红则果硕。2022年,淇滨区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于3月7日至9日,在鹤壁乡村振兴学院举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运营官”培训班,切实为2022年乡村振兴“墩好苗”。强化“墩苗”纪律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戴梯)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防控的严峻形势,无数的基层工作人员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的家属,在时刻提着一颗担忧的心的同时,也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们。常有坚韧的守护让人热泪盈眶“我想爸爸了,他在安阳抗击疫情
7月17日上午,浉河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宣布关于浉河区委主要领导同志的任免决定:于海忠同志任中共浉河区委书记,翟晓宾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浉河区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信阳环境优美,人杰地灵,自古被誉为“江南之北国,北国之江南”,南靠巍巍大别山,西接桐柏山,淮河从北部穿境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你知道信阳的土特产都有哪些吗?信阳毛尖信阳毛尖被称为 “绿茶之王”,是中国的十大名茶
信阳毛尖:绿茶之王信阳毛尖也称“豫毛峰”,属烘青绿茶类,素有“绿茶之王”的美誉,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品质优异,一向以“细圆挺直、光滑多毫、味浓香高、汤色碧绿”等独特风格而享誉中外,备受人们的青睐。名茶历史唐代时期,茶叶生产开始进入兴盛
谈及霍山,为人所熟知的是,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穿境而过。的确,“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的地貌形态,造就了“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生态特征。大山曾是这座城与外界互通的羁绊,如今则变成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今年6月,安徽省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