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6:24:29 | 浏览:278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龚雪/文图
初冬时节,走在一个个或改建或新建的美丽校园里,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矗立着,灰砖红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明亮耀眼,朝气蓬勃的学子们让校园更添生机。
近年来,信阳市浉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始终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教育体育事业的平安、均衡、高效发展。
目前,全区现有148所公办学校,在校学生80000余人;现有幼儿园196所,在园幼儿20000余人;现有民办学校6所,在校学生近2000人。
学前教育:缓解“入园难”、“入园贵”
“幼儿园就在家门口,每天我上班的时候送过去,我下班了去接。真是太方便了。”浉河区的陈女士高兴地说,再也不愁没人帮她接送孩子了。
浉河区积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2014年以来共建成1所城区公办园、14所农村公办园。
2014年9月投入使用的浉河区幼儿园,填补了浉河区没有大型公办幼儿园的空白,并于2018年1月被评为河南省省级示范幼儿园,成为该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该区还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区普惠性民办园数量达到108所,占民办幼儿园总量的比例达到70%,让“入园难”“入园贵”矛盾进一步缓解。
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占地面积52.4亩,建有一栋5层教学楼,两栋5层综合楼和一栋2层食堂及室内体育馆。”信阳市琵琶山学校校长安玉柱告诉记者,学校计划设定48个教学班(小学部24个班、初中部24个班),能容纳在校学生2280人。
据悉,该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教学设备高端,硬件设施完善,拥有一流的教学楼、实验楼、报告厅、室内体育馆、图书馆、综合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教室,配套餐厅、设施一应俱全,是一所高起点、高品质、高标准的公立的现代化学校。
为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浉河区2019年规划实施了信阳市琵琶山学校等6个完全新建学校项目和浉河中学湖东分校等18个改扩建项目,总投资达到5个多亿。
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2019-2020年共招聘引进教师近600名;积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设立区长基础教育质量奖,每年奖励资金达300余万元,中招考试总体成绩常年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素质教育成果丰硕。九中、胜利路学校、十三小等中小学校在全省汉听大赛取得了多人获奖、多次荣获全省乃至全国总冠军的优异成绩,九中组建的机器人科技教育兴趣小组荣获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赛冠军。
高中教育:走“文化+特长”多渠道办学之路
为拓展发展空间,浉河区实施信阳市一高搬迁工程,一次性投入资金1亿元和150亩土地,将一高搬入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2015年年底,信阳市一高完成整体搬迁新校区工作。新校区有图书楼、实验楼、艺术楼、学生公寓楼、心理辅导中心、道德大讲堂、微机室、礼堂餐厅、室内体育馆和400米环形草坪塑胶运动场,教室统一安装了校园电视,装备了直饮水和多媒体教室。校园功能齐全、环境幽美,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美舒适的条件。
花园式校园——信阳市一高
市一高完成搬迁后,以建设省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为抓手,高招总体成绩自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得到巩固提升,为区普高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2020年,一高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一本进线222人,二本以上达807人,多样化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著。
浉河区教体局副局长、信阳一高校长彭金辉提出:以“成全学生、成就教师、成功学校”为办学宗旨,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全员、全程”管理之路,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探索学生成才多样化发展道路,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普通教育和学科特色教育协调发展,走“文化+特长”相结合的多样化、多渠道办学之路。
“我们学校不光注重文化课知识的教育,还发展艺术特长生的教育。”据介绍,针对文化课水平较弱且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市一高设立了艺术楼,开设的有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编导等艺术类的课程。
“这些培训班都是学校经过多方面的对比和挑选才能入驻的。艺术生们白天在艺术楼里上课,早自习和晚自习在教室巩固文化课。避免了去校外培训班上课的距离远、费用贵等问题,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信阳市一高副校长狄爽告诉记者,近几年,通过发展艺术教育,学校的升学率明显提高,并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一流艺术院校输送多名优秀学子。
民办教育:优质办学资源 打造特色品牌
教室、食堂、宿舍......
虽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每天只能三点一线,但是,室内体育馆、乐器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教室......能实现让学生在学校既安全又有趣,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做到了。
新建的浉河区新时代学校
为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浉河区加大了对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2019年10月,浉河区与江苏教育集团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由江苏教育集团投资3亿元,新建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高品位、全封闭、全寄宿”的综合性民办学校(容纳5760人左右),共占地206亩。2020年秋季正式开学投入使用。
据浉河区新时代学校副校长许乾坤介绍,“我们学校有周托和月托。食堂里、宿舍里,都有生活老师照顾饮食起居,既教会了孩子们生活常识,也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们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
宽敞明亮的教室
“学校还为我们这些家长提供在食堂里洗碗、洗菜、做饭等就业岗位,这样,既可以看到孩子,也能知道孩子每天在学校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很是放心。”该校一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道。
这些,都只是浉河区各阶段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回望来路,浉河区教育事业的大步前进让人欣喜;展望未来,教育带给人们的福祉更让人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民意所向、民心所盼,更是国家民族复兴之基。浉河区教体局局长王天安表示,全区教育系统将全力以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现场。连日来,雨湖区围绕“闯新路、破险阻,湘潭怎么干”这一主题,紧扣七个“围绕”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2月9日,雨湖区党建提级、发展提速工程调研座谈会召开。区委书记段伟长等出席会议。“实现三医联动”“加强街巷管理”“继续推进党建五化建设”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新进展释放新信号,新使命推动新作为。遂宁,是联动成渝的发展轴心、毗邻地区先行区,也是互济南翼、北翼的中枢纽带。“即将出炉的《
华蓥,是广安“双百”组团城市计划两大副城之一。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榜单发布,华蓥排名第89位。华蓥是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当年从广安和岳池划出十几个乡镇设立的,有如今的城市规模,算发展的很好了。华蓥市户籍人口有36万
城市中心,乃一个城市行政、经济、文化的核心所在。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规划的变动而不断迁移。举个例子广州市原来的中心在荔湾区,向东发展30年后,广州在2004年底确立了天河区为新的城市中心。“菜地变CBD”,这是人们对广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一条条“共富路”在处州大地延伸开来,连通“你我他”。一座座“民生桥”在人民群众心间架起,通达“昨天今天明天”。近年来,丽水抢抓机遇,统筹谋划,高位推动,持续发力,不断加快综合交通、民生水利、绿色能源等重大基础设
关于开展“我为漯河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建言献策”活动的通知“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奋力实现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是关系
映象网讯(记者 杨增强 通讯员 李全胜)风劲帆满海天阔,金秋奋进正当时。漯河市召陵区围绕“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全力建设召陵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绘就了重点项目建设的壮
12月18日平桥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集中攻坚暨“平安守护”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世纪广场举行。区领导刘辉、耿传清、张厚权、毕雪丽、史金宽出席仪式。仪式由区政府副区长、平桥公安分局局长毕雪丽主持。区委副书记刘辉作动员讲话。刘辉指出:开展道路交通
信阳毛尖:绿茶之王信阳毛尖也称“豫毛峰”,属烘青绿茶类,素有“绿茶之王”的美誉,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品质优异,一向以“细圆挺直、光滑多毫、味浓香高、汤色碧绿”等独特风格而享誉中外,备受人们的青睐。名茶历史唐代时期,茶叶生产开始进入兴盛
2060年中国将实现"碳中和",基本上替代火力发电、燃油汽车,并且基本完成建筑零排放。六安市裕安区坚持绿色发展,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发展绿色能源产业。12月1日,夏尔特拉(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考察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