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浉河的形成,竟与170年前一次生态问题有关?(图)

时间:2022-10-02 06:31:40 | 浏览:714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信阳一带接连下起了几场暴雨。这一年的降水的确比往年来的更为凶猛,因为不久之后,由暴雨引发的洪水就立即淹没了大半农田房屋,甚至还造成了不少百姓的死亡。以至于后来的地方志曾这样形容这场灾难:“溪河莫容,溢出数里,傍河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信阳一带接连下起了几场暴雨。这一年的降水的确比往年来的更为凶猛,因为不久之后,由暴雨引发的洪水就立即淹没了大半农田房屋,甚至还造成了不少百姓的死亡。以至于后来的地方志曾这样形容这场灾难:“溪河莫容,溢出数里,傍河居民,多遭淹没,房屋倒塌,人畜漂流不计其数。”

刘园滋很早以前就在信阳西关外从事着利润丰厚的盐业贸易。当暴雨发生时,他的盐排恰好停靠在浉河岸边的码头,考虑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当时他没有立即派人卸下货物,而是让人轮番看守货物,以免受到损失。

约莫到了深夜时分,在盐排中看守的一个伙计突然发觉,有两个红灯笼模样的物体正在慢慢在向他们靠近,起初他还只是认为这不过是土匪们用来抢劫货物的船只,然而正当看守人员准备持枪防备时,红灯笼模样的物体竟消失不见,此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个身长数丈的怪物。

就在他们惊讶的那一刹那,河水突然暴涨到与屋檐齐平的高度,紧接着一股巨浪掀翻了盐排,开始涌向了城东地区,并掀翻了位于火神庙的一座石桥。由于洪水的来势汹涌,当时城内睡梦中的人们甚至还来不及被惊醒,就连同房屋一起被这洪流卷的不知所踪。

尽管在记载这一灾难时,方志的编纂者依然沿用当时民间普遍流行的“起蛟”传说,但在他们看来,这场灾难并单纯是一次天灾,而是因为人口过快增长对生态破坏所导致的。

▲1934年8月14日《盛京时报》对营川坠龙事件的报道

这种人口的增长是由雍正年间施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所刺激的。在此后乾隆皇帝统治的60年中,中国人口至少增长了一倍以上。这些由人口过多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对山林的过度开采。

直到1906年,当荷兰植物学家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Frank N. Meyer)到达信阳之时,从他珍贵镜头下的所反映的信阳近郊的山上,除了一些低矮的灌木之外,几乎很难看到覆盖有多少高大的树木。如果拿它与今天同样的场景相比,这些山林的植被覆盖率简直低的可怜。

▲1906年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Frank N. Meyer)拍摄的信阳近郊的山区

(该图片由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

当时,山上的这些高大树木显然是因附近的山民用于樵采而被砍伐殆尽。缺乏山林覆盖的山体,自然很快就失去了对灾害的防护能力,由此导致的水土流失就显而易见了。每当下雨的时候,大量的泥沙就会伴随洪水汇入到河流当中。不但直接导致洪水爆发,甚至还能引起河流的重大变迁。

▲1905年明信片中的浉河上的竹排(杨峰收藏)

浉河如今被认为是信阳城市的母亲河,然而,早在1848年以前,它的河面宽度不过数丈,正所谓“两岸杨柳其上,枝条可以相接,中泓可以通商船,航行极便,”但当1848年这场洪水过后,“大水溜携沙下,河身全变成砂砾,深处不过三尺,仅通竹排,沙滩则宽至百数十丈或二三百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们之前推测的人口过度增长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方志的作者所强调的,“生齿日蕃,垦山播种,沙随水下,河流遂有变迁”。然而,由由于河道变宽,河水减慢,泥沙沉积,更容易阻塞河道,并引发更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多灾多难的多民国时期,洪水所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信阳籍著名作家白桦(1930—2019)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曾写道:

“浉河从西门外流到南门外、小南门外,而后才向东流去。夏天,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河里,赤条条的,一律是古铜色。洪水爆发的时候,波涛汹涌,只敢坐在城墙上欣赏洪水的威力,死猪、死马,还有死牛,肚子涨大了一倍。也有死人,平静地躺在水面上,随波逐流。我看到过一幅终生难忘的活动图画:茫茫大水之中,一个沉浮在波浪里的屋顶,屋顶上坐着一个惊慌万状的小孩。岸上的人只能唏嘘叹息,爱莫能助。”

▲1952-1955年南湾水库施工组照(图片来源于南湾水管局)

尽管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山地过度的垦殖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乃至于更为严重的洪水问题,但直到建国之后,对于淮河干流的大规模治理才开始付诸行动,这其中就包括上世纪50年代初期兴建的南湾水库。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尽管洪水得到了治理,但是浉河的水量却明显减少,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河底几乎见底,人们常戏称为“南湾没有放水”。

然而,近年来随着出山店水库的建成,一个新的大胆的想法又开始出现。这个想法始于去年一个被称为“中原威尼斯”计划。简单来说,这项计划就是即将开始实施“出山店水库与浉河水系连通工程”。该工程提出把南湾湖、出山店水库、北湖和其它城市内河连为一体。

▲出山店水库与浉河水系连通工程汇报片截图

届时,三座水库的水,将通过渠道、人工河,汇入中心城区。该系统工程实施后,一方面,中心城区的水系将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将极大地提升中心城区的景观质量和环境质量。同时,三座水库、湖泊通过路网、水网“联网”,信阳市的城市空间也将得到较大拓展。(来源:这里是信阳 作者:程思明)

相关资讯

央媒看河南丨兰考:开创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河湖相连润“红城”

近年来,兰考县依靠优越的引黄条件和发达的渠系现状,立足县情、水情,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打造出“三水联调保供给,河湖相连润红城”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实现了兰考县“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

信阳市浉河区:平“安”有你莫“浉”莫忘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戴梯)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防控的严峻形势,无数的基层工作人员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的家属,在时刻提着一颗担忧的心的同时,也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们。常有坚韧的守护让人热泪盈眶“我想爸爸了,他在安阳抗击疫情

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2022年秋季一年级新生招生公告

平桥区第一小学2022年秋季一年级新生招生公告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工作即将启动,根据区教体局《平桥区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平教体文【2022】69号)《2022年平桥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公告》文件精神,

河南信阳市中心城区实行分类管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为快速有效阻断疫情扩散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信阳市中心城区实行分类管理,具体通告如下:一、对以下区域实行封控区管理浉河区:中都沁园小区、十三里桥中学、百家顺超市(商检路店)所在楼宇。

信阳毛尖是什么茶?怎么冲泡如何选购和辨别好坏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喝茶,对于爱喝茶的朋友们来说,信阳毛尖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刚才有些人不知道这属于什么类型的茶,也不知道怎样才可以挑选出来优质的信阳毛尖,接下来让我一一为你解答。信阳毛尖是什么茶?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

什么是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绿茶之王信阳毛尖也称“豫毛峰”,属烘青绿茶类,素有“绿茶之王”的美誉,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品质优异,一向以“细圆挺直、光滑多毫、味浓香高、汤色碧绿”等独特风格而享誉中外,备受人们的青睐。名茶历史唐代时期,茶叶生产开始进入兴盛

信阳毛尖的品级划分,只有内行人才能分的清!看完买茶不再会被骗

每一种茶都有品级分类,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样,除了春茶、夏茶、秋茶这些划分外,还有其独有的特殊分类,下面就说说信阳毛尖的一些分类。信阳毛尖茶品级按照采摘时间区分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夏茶,秋茶这些,其中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都属于春茶,而

中国共产党信阳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况信息

市委书记王东伟,男,汉族,1969年9月生,研究生,经济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共信阳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蔡松涛,男,汉族,1974年11月生,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共信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孙巍峰,男,汉族,

信阳3人因蜱虫病病逝:曾一同为去世感染者净身,疾控将调查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小说《盗墓笔记》中钻人体内嗜血成性的 “草蜱子”,让人印象深刻。其原型“蜱虫”,同样活跃于现实生活中。它的体型和跳蚤差不多大,叮咬钻进宿主体内后会持续吸食血液,身体随之膨胀,其携带的多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可引起局部损伤或部

福山区夹河生态景观带新建一处大型公园——栖鹭公园

秋风吹过,内夹河水泛起丝丝涟漪, 几只白鹭正悠闲地在水草中捕捉鱼虾, 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诞生福山人休憩娱乐的新去处——栖 鹭 公 园栖鹭公园取意福山八景诗《长堤新柳》,不让苏公万柳堤,金梭乱掷是黄鹂。更余林外春波皱,一片沙明白鹭栖。整体以“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金领冠奶粉评测网婴儿床品牌网豪爵摩托车网河内旅游网奥地利旅游网曲靖新闻头条网今日渭南帝舵手表收藏体育资讯网华硕电脑评测网玉门关旅游攻略仓鼠品种网明月山旅游攻略今日亳州马耳他旅游网
今日信阳网-信阳是中部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信阳是孙叔敖、春申君、司马光、郑成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信阳所产的信阳毛尖闻名遐迩,因此又被誉为山水茶都、“中国毛尖之都”。信阳毛尖: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信阳毛尖以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馥郁持久而享誉海内外,屡获殊荣。
今日信阳 pada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