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6:38:07 | 浏览:1303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通讯员 王清明
秋日洒金,惠风和畅。信步信阳市平桥区城乡,山环水绕,田园多彩,长淮逶迤,群山斑斓。
城中街头公园地被金黄、树披彩装;小桥胡同涓涓细流,古色古香;街角游园孩童嬉戏,广场长亭老人欢聚,从里到外透着幸福欢乐;座座美丽小村,如明珠般散落在金色大地上,大别长淮、豫风楚韵,稳步换景、如诗如画,好一座生态之城、旅游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像花儿一样四季绽放。
城中建成幸福美丽新家园
时代在变,城市也在变,平桥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真切回应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中大街上,“民俗博物馆”被搬到了街头,土灶台、缝纫机、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勾起人们深深的回忆;豫南民居、老信阳钢厂3D壁画等城市记忆画廊,聚起人们浓浓的乡愁;花卉上墙、绿植遍地,小河流水潺潺,引得人们流连忘返。
摈弃大拆大建,坚持旧物利用、保留原味,以艺术的视角、绣花的细腻和工笔画的手法,平桥区对城市立体空间进行全方位打造,对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实施绿化升级、提质改造,让城市更加花枝招展,让城市有了文化内涵,让城市业态更加丰富多彩,“豫风楚韵、诗画平桥”正成为和谐幸福美丽新平桥的一张烫金名片。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推动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双修”,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不断补短板、夯基础,提服务、惠民生,持续提升城市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品质。
小桥胡同豫茶书院内,精致的小院不管什么时候去都挤满了人,来参观的、培训的、喝茶的……作为老旧小巷改造的典型,小桥胡同越来越受到市民和游客的追捧。
按照以城促产、以产养城、产城融合的思路,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里,有了特色餐饮、书吧茶社、传习基地、手工作坊,“城市餐桌”“城市书房”和“城市民宿”等新业态也尽情展现,逐步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首选之地,平中大街、小桥胡同、中山古镇等城区被装扮得愈发光彩照人。
环境整治奏响乡村协奏曲
秋日郝堂,静谧温润。这个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特色,入列全国首批“美丽乡村”的豫南小村,被无数游客视为“梦里老家”。
沿着郝堂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上山,一路上红枫叶招展,野菊花怒放,百灵鸟欢唱。登上山顶,层层叠叠的茶园,如精心雕琢的碧玉盆景,风情万种的矗立在你面前,让你不忍离去。
在明港镇新集村,古朴的街道上总有游人三三两两,流连忘返。吸引他们的,除了古老擂坊里香味与乡韵交织的古法擂磨,芝麻与盐粒在石臼中研碎混合的醇香,还有这里干净整洁的古朴街道,堪比公园式的美丽乡村。
这个被“干净”唤醒的村庄,红砖村舍,石板小街,花海环绕,清溪流淌,处处弥散着浓浓的“乡韵”,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春季的油菜花海,夏季的向日葵花、百亩荷塘,秋季火红的大红高粱,冬季“三院七坊”里如家一般的美好与温暖,一切都让人着迷。
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垃圾围村、田地荒芜,年轻人逃离、只剩留守老人和孩子的凋敝村庄,你可能要怀疑自己的眼睛。
淡墨山水染村居,诗画平桥展新颜。从郝堂,到新集,到陆庙,更或是彭家湾、何岗村,一个个美丽的小村,都是一颗闪亮的明珠。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来自于平桥区持续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平桥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产业一条链、基础一张网”的工作思路,立足各地生态资源优势,统筹谋划,分步推进,在全域掀起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走出一条独具豫南特色的建设美丽乡村新路子。
由一村美到村村美,由一路美到处处美,平桥区探索出的“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建管并重、共治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平桥模式”,今年5月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用活山水底色、蘸满水墨色彩,描绘乡村画卷。”平桥区区长董立淳表示,他们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让生活在乡村的平桥人民,过上了连城里人也羡慕的“出门进花园、居家赛宾馆、下田当锻炼、瓜果能变钱”的幸福生活。
一堵老墙,一口破缸,一潭死水,一堆渣土,乡村的陈年旧迹,如今变成了道道景观:一缸春色,一潭荷影,一片新绿,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
几年下来,平桥区已成功创建5个“美丽小镇”、2个国家级“卫生乡镇”、12个省级“卫生乡镇”、61个“四美乡村”。
新集村、郝堂村、清淮村、王寨村……越来越多的偏僻小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焕发出美丽容颜。如今的平桥,处处如诗如画。
编辑:刘宏冰
二月的春风,吹暖了豫南大地,直吹得百花绽放、繁花似海。在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茶乡的春天也格外的美,点点洁白的樱桃花占据了门前、墙外和池塘边,引得无数蜜蜂竞相前来探春。(董勇 叶楠 徐铭/摄)编辑:刘宏冰
大河网讯 5月25日,信阳市平桥区正在组织收麦。平桥区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全区小麦种植面积55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20万亩。平桥区通过品质提升,订单专用,推进产加销储一体化等措施,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建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今年以来,信阳市平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
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韩涛)日前,信阳平桥区区委书记李灵敏深入平桥城区和东西两大岗部分乡镇,集中调研指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人居环境、全域旅游、基层党建等工作。调研中,李灵敏首先来到平桥办事处,走进背街小巷,查看“三无小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通讯员 汪星晨记者从信阳市固始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根据国家、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报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决定将封控区、管控区的划定范围予以调整,对防范区解除静态管理,现通告如下
1月5日,固始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的通告。通报内容如下:2022年1月4日,我县在核酸检测中发现初筛阳性病例1例,经信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复核为确诊病例。现将该确诊病例主要社会活动轨迹
横潭原创,头条首发分享茶事,敬请关注信阳毛尖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小浑淡”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反正2010年之前不曾见过,2010年以后,市面上“小浑淡”慢慢多了起来一开始传统信阳毛尖的商家、厂家大多对此嗤之以鼻,多认为这是属于哗众取宠,是对传
▲ 信阳浉河港毛尖茶山。图/图虫·创意-风物君语-毛尖一封信阳人写给全国人民的家书在大别山的怀抱里,有一座并不算知名的小城,却有着“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在这里,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明明脚下是中原黄土,眼前却演绎着温婉的梦里水乡。她三
信阳毛尖茶,属于是没有经过发酵得绿茶类,产自于河南省,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等优越品质著称。那么,面对市场上价格便宜得信阳毛尖,是否可以喝呢?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想了解更多绿茶,红茶,白茶,小青柑,陈皮的选购和
丨在河南特立独行的信阳丨▲ 信阳。图/网络-风物君语-最没有河南气质的河南城市关于河南的身份认同,信阳人向来很是矛盾。信阳有多矛盾?矛盾在怀疑自己属于南方还是北方;矛盾在恍惚自己究竟属于河南还是湖北;矛盾在自己为何不会说河南方言;矛盾在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