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7:30:53 | 浏览:1598
毛尖是信阳人的骄傲,也是喝茶人的心头好。信阳毛尖曾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誉为“绿茶之王”。
多年来,信阳茶叶的新概念层出不穷,比如追求纯芽毛尖的“小浑淡”。茶叶模样虽好看,味道却不尽人意,这算不上正宗的信阳毛尖。
而懂茶的人都知道,最正宗的信阳毛尖,首要追求的是口感。
夏夏、西瓜|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信阳毛尖,
河南人的骄傲
▼
提起茶叶,作为一个河南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信阳毛尖。
毛尖,不仅是信阳人的骄傲,也是喝茶人的心头好。
对毛尖这么骄傲,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同获金质奖的还有贵州茅台。
1990年在国家评比中,信阳毛尖品牌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誉为“绿茶之王”。
2007年,信阳毛尖采制技艺还被批准为第一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信阳毛尖传统采制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很多人可能不太知道,信阳毛尖,产茶历史十分悠久。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现茶叶。
这个古墓属于战国时期,信阳的产茶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
唐朝时,茶圣陆羽编纂《茶经》,将全国产茶区域分为了八个茶区,信阳被划分到淮南茶区。
而到了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更是发出“淮南茶信阳第一”的感叹。
这样的好茶,无论走到哪里,爱喝茶的人,特别是信阳人,从来不吝于将毛尖茶介绍给他人。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那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他们的待客之道,无论何时何地,永远是先来一杯上好的毛尖茶,然后满怀期待的看着你:“这个茶怎么样,好喝吗?”
根根分明的毛尖在透明玻璃杯中缓缓降落,舒枝展叶,渐渐将水浸出碧色……
茶叶在透明的水杯里起起落落,看起来赏心悦目,喝起来沁人心脾。
02
“小浑淡”是啥?
▼
也是抓住了泡出来好看这个点,信阳毛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推崇 “小浑淡”。
2000年前后,不少茶商将“毛尖”从字面上误解为“尖芽”,认为芽头才是信阳毛尖的佳品。
“小浑淡”采用的就是不带叶的小芽头,条形细小,毫多,颜值高,冲泡以后茶汤看起来非常浑浊,喝起来滋味又很淡。
人云亦云,信阳毛尖就被理解为了“小浑淡”。
很多人认为,“汤越浑越是好毛尖”,“喝起来鲜爽,汤比较浑,芽小,才是信阳毛尖”,“越浑的毛尖越好”……
但“小浑淡”真的好吗?
实际上, “小浑淡”完全是对信阳毛尖的误解。
1982年,河南省供销社制定信阳毛尖地方标准,最高标准就是一芽一叶。
目前市面上公认的,品质最好的明前茶,也没有是单做芽头的,大部分也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
如果说只是追求颜值倒也没什么,但现在“小浑淡”已经扰乱了信阳毛尖的正常市场。
我们都知道,茶叶的采摘时机很重要,本来最关键的也就那么十来天的时间。
由于茶农把重心放在生产“小浑淡”,芽头又得用人工采摘,效率很低,这导致信阳毛尖的整体产量大大减少。
而且,有部分不道德的外地茶商投机取巧,在正宗信阳毛尖还未开采时,将外地的早产茶叶炒制成芽茶,以“小浑淡”的名义低价售卖。
这样的茶叶流向市场,信阳毛尖的品质良莠不齐,很多人逐渐对正宗信阳毛尖产生误解,甚至不再会选择喝信阳毛尖。
说一千道一万,与其迷信“小浑淡”,不如尝尝真正的信阳毛尖。
03
不要追求“小浑淡”
理性看待信阳毛尖
▼
说起来,真正的信阳毛尖重要的不是外观,是口感。
现在茶叶市场上流行的“小浑淡”,多见青绿、翠绿的青条茶叶。
这种茶外形、颜色虽好看,但绝对得不到资深老茶客们的青睐,因为泡出来的茶水大都是青味重、茶汤浑、滋味淡。
有茶友总结传统正宗的信阳毛尖,泡出的茶有三大特点,一是茶汤透亮不浑浊,二是茶气高香无青草气,三是口感甘醇爽口不紧涩。
懂行的老茶客们知道,判断茶好坏的标准还有不少条条框框。
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茶是用来喝的,只有口感才是决定茶叶好坏的根本标准。
传统信阳毛尖追求的第一要素就是口感,其次才是好看。
这良好的口感背后,一大部分得益于制作的流程。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茶叶都是量产,由机械代替人工,也极大简化或直接省略了茶叶生产流程。
但传统信阳毛尖仍坚持摊量、筛选、杀青、捻揉、抓条、烘焙、毛茶、复烘等老工序的制作。
其中用木柴锅炒茶、木炭烘茶这两个环节,最能决定一杯毛尖的口感好坏。
经过活火历练的茶叶变的更透更均匀,已不同于市场上青香“小浑淡”毛尖的低温短炒。
反复经木炭慢烘的信阳毛尖,增加了茶叶花果香气,不易吸潮变味,更耐存放。
经这样耐心等候,用心做出的茶叶,口感上自然碾压所谓的“小浑淡”。
信阳人爱喝茶,信阳人喝的茶能大俗也能大雅,不管是贵如金的明前茶,还是大爷大水杯里的碎茶,都是信阳人珍爱的茶叶。
撇去对“小浑淡”的盲目追求,品尝一杯地道的信阳毛尖,才是信阳人最大的悠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河南信阳的信阳毛尖茶在中国属于哪个水平#了解信阳毛尖茶的朋友都知道,市场上的信阳毛尖茶价格有高有低,根据信阳毛尖的品种、品质,价格从五六十元一斤到两三千元一斤都有,好的明前信阳毛尖茶叶,价格甚至要上万元一斤。信阳毛尖茶的价格差距之所以这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的茶叶生产大国,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了茶叶的种植和采摘,现如今国内的茶叶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信阳毛尖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大省河南的著名特产之一,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
信阳毛尖乃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有细、 圆、光直、香高、味浓、汤色绿、多白毫等特点。绿茶中,信阳毛尖的形态最为优美,条索尖削,细秀匀直,温水冲泡过后,屡屡茶香扑鼻而来,入口甘醇浓郁,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信阳人对毛尖之爱尤甚,待客、送礼都会用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初年,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
河南地处中原,早在秦汉时期,就是我国茶叶向外传播的必经路径。当年,茶叶从四川巴蜀之地,沿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陕西和河南传播,并由此扩散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成为整个南方最著名的特产。如今,河南主要产茶区域集中于信阳市,其茶叶名称为信
信阳毛尖茶,属于是没有经过发酵得绿茶类,产自于河南省,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等优越品质著称。那么,面对市场上价格便宜得信阳毛尖,是否可以喝呢?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想了解更多绿茶,红茶,白茶,小青柑,陈皮的选购和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信阳毛尖,也有很多朋友喝过信阳毛尖,那么对于信阳毛尖最忠实的粉丝来讲,他们应该非常清楚信阳毛尖什么等级应该在什么价格区间属于合理价格,那么对于一些新茶客来讲,到底信阳毛尖价格多少钱一斤
信阳毛尖茶多少钱一斤,信阳毛尖500一斤的咋样?2020年信阳毛尖新茶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喜欢喝信阳毛尖的茶友,自然最关心信阳毛尖的价格问题,下面悦品茗就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悦品茗,越懂品茗,想了解更多绿茶,红
俗话说:“好山孕好水,好水育好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其产地的环境必是一番清雅与幽静。信阳毛尖这个商标在2003年被正式的注册为共同品牌,由信阳市茶叶协会授信信阳市政府委托,成为信阳毛尖的注册人。那么信阳毛尖到底都产于哪些地方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茶叶典故
编者按:小小一芽叶,竟然如此之神奇:不仅让人有味蕾上的超级享受,而且能够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还能够升华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在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随着本报记者策划采写的《从指尖到舌尖》《从茶叶到茶业》和《从茶乡到茶都》等一组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名产区—俗称“五云两潭一寨”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属于中国十大茶叶,具有三绿透黄色的特色;信阳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但都匀毛尖和信阳毛尖的区别有哪些?ROUND 2-- 茶汤、香气香气: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
横潭原创,头条首发分享茶事,敬请关注信阳毛尖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小浑淡”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反正2010年之前不曾见过,2010年以后,市面上“小浑淡”慢慢多了起来一开始传统信阳毛尖的商家、厂家大多对此嗤之以鼻,多认为这是属于哗众取宠,是对传
中国四大茶区之一的江北茶区的地形复杂,土壤多数为黄棕壤以及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年降雨量只有700一l000毫米,且分布不匀,茶树经常干旱。不过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因而所产茶叶质量并不次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