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2:08:04 | 浏览:554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是京九铁路沿线的“将军县”,这里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一系列红色史迹。在新县田铺乡,大别山腹地,坐落着一个普通又别致的小村——田铺大塆。青龙岭下,小潢河自村前流过,从这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已绵延400余年。
2014年,田铺大塆开启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11月,入选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6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田铺大塆的乡村旅游日益红火,吸引大批游客来到这里参观体验。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田铺大塆考察,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如今,田铺大塆深耕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沿着绵延的山路,来到大别山深处,自新县县城向东南出发,过香山湖,再前行10余公里,豁然开朗,田铺大塆映入眼帘。
村落靠山面水,村居建筑错落有致。走在田铺大塆的村道上,低头是石板小巷,抬头是黄墙黛瓦,百年风雨的痕迹雕刻在村落的屋檐之上。
整个村子坐北朝南,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营造出具有鲜明豫南特色的传统村落。
田牛生古韵 绵延数百年
据村史记载,宋代末期,这里零散住着几户姓易的人家。当时,田铺大塆位于交通要道,货商们喜欢在这里歇脚。于是,姓易的人家在村头田畈开了一家店铺,供来往客商吃住,得名“易家田铺”。
相传,到了元代末期,名将韩世忠第六代门孙韩荣卿离开湖北黄陂,一路北上。韩荣卿隐瞒身份,扛着犁,手牵一条身上长有白花点的棉花籽牛,携妻而行。一路走来,行至现在的村子附近,老牛长跪不起。韩荣卿对着牛说:“你要是觉得这是一方宝地,就把头点一下。”说来神奇,老牛很快点了头。韩荣卿便与妻子烧火做饭,定居下来。
到了明朝末年,韩荣卿的第五代孙韩澜、韩梁来到易家田铺定居。这座“牛拉来的村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村口路旁,一座田牛雕塑屹立,仿佛在热情迎接每一位来客。
推窗能见景 古井尚有波
沿石阶而行,古村落的土坯墙、斜顶房独特而亲切,展露出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徽派文化的交融。
村中北部民居多为三间屋、两头房,中间堂屋朝南,光照充足。堂屋居中、两边对称,单体建筑与院墙有机组合,共同形成围合空间。南部房屋建筑多为前后两进,两侧耳房相连,“天井院”的布局浑然天成,冬暖夏凉,透气通风。
这里的建筑多就地取材,内屋顶均是手工竹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近年来,当地对住房进行除险加固,修旧如旧,保留村庄原貌。全村主体建筑仍大量采用传统材料,通过传统方法建造木柱檐廊、木椽挑廊。
行至村前,小潢河潺潺流过,清澈见底。河北岸地势开阔,稻田沿河生长。村前有半月形风水塘,唤作悦容湖,一口古井镶嵌在中间,以石筑小堤连接池边陆地,为奇特的“池中井”。井口由一整块石板雕琢而成,外圆内方,寓意方圆有度,有规有矩。井水清醇甘洌,爽口怡人,四季长流,大旱不竭。夏天入口有丝丝甘甜,冬天品之含微微暖意,冲茶熬汤,提香增味。
近几年,田铺大塆建设现代化的配套设施,硬化道路,构建5G网络,整修河道池塘,种植桂花、紫藤等树种。夜幕降临,村南一方荷塘,塘边几户人家,推窗见景。阳台和窗子、灯光倒映在水塘,波光粼粼。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这个豫南小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山水好安居 人勤事业成
黎明,山中雾气漫开,鸡鸣打破宁静,田铺大塆迎来崭新的一天。村前的晒场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晒场为圆形,平坦开阔,村民来到这里晒制食材,制作食物。萝卜、豆腐摆在一排竹藤上,颇为壮观。
晒场后,有一间小卖铺。店主韩光军每天一早来到店里,开门营业。阳光照进店内,里里外外分外温馨。这家1982年开业的小店,已为村民服务40年。
走出小卖铺,往北步行3分钟,便可到达“老家寒舍”民宿。店主韩光莹是田铺大塆的致富带头人。“老家寒舍”每天宾客盈门,有的是自驾游,有的是来研学旅行。韩光莹又在民宿旁边新开了一个特产小店,专门经营当地美食,仅2021年4月份的营业额就达6万多元。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商机,民宿、农家乐、创客小店一家接着一家开了起来。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田铺大塆,上到耄耋老人,下至返乡青年,都在勤奋耕耘,收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游览贴士
从河南新县县城出发,搭乘1031路公交车,50分钟到达田铺大塆。在古村落接待中心,可稍作歇息,于晒场观看田铺大塆全貌。
沿着石板路,随处可以找到一家民宿。村中分布着农家乐,可享信阳特色美食。漫步古村,游客可以体验创客工坊,临走前还可以购买特色伴手礼,将田铺大塆的记忆带回家。
走过田铺大塆村头的连廊,沿着石板路上坡,转角而行,便来到一家叫做“不秋草”的竹艺品店。店面位于一间传统村居内,正门两侧有两个竹子编织而成的风车。清风徐来,风叶随风转动。
“人天解种不秋草,欲界独为无色花。”“不秋草”是竹子的别名,大别山气候温润,土质肥沃,竹子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竹编工艺源远流长。
走入小院,65岁的余品林坐在小板凳上,拿着蔑刀编织竹筐。余品林编织竹器已近50年,是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人。
如今,他带着几位徒弟经营这家创客小店。每日一早他来到店中将竹子破成篾片,加热弯曲,开始一天的编织工作。除了竹篮、竹篓以外,余品林时常创新编织手法,制作动物、汽车等竹艺品。屋内的展台上,各式竹艺制品琳琅满目。
遇游客进店,他便起身与之攀谈,引导对方上手尝试竹艺品制作,手把手教授游客竹艺编织技能。
如今的田铺大塆,创客工坊林立,创意的火花在传统村落中碰撞。
临近正午,“文化驿站”中不时传来高分贝的喝彩声,不用多想,一定是皮影戏正在上演。每周二、周六,院里都有传统皮影戏艺人演出,节假日时还有专场演出。
表演时,演员一专多能,三五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演出结束,意犹未尽的游客会来到幕布后面摆弄皮影,亲身体验。院内还配有窗口,可以购买皮影戏道具和小摆件。
穿行村中,各色当地小吃吸引着游人的目光。走进“田铺伴手礼”店,只见铺内陈列着从田铺乡各个村庄收购来的20多种土特产。茶油、茶叶、香油、杭白菊、豆腐乳等当地食材统一整理、包装,精心“打扮”后,游客便可以将田铺大塆的味道带回家。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田铺大塆的主要支柱产业。依托山场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的优势,田铺大塆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农家乐餐饮、特色民宿、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等多种业态,2021年旅游综合收入超2800万元。
//
蔡松涛到淮滨县调研
信
阳
日
报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信阳日报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xyrbxinmeiti@126.com
传递信阳权威信息
责编 郑 烨
编审 陈晓军
审核 徐立明
终审 栗 萍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促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维护社会关系和稳定,近日,赣县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在属地乡镇召开公开听证会。此次公开听证会由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邹国斌主持,当地基层干部代表、有关当事人代表和群众代表
4月13日,汇川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区长朱世斌主持召开汇川区人民政府党组2022年第五次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4月8日省
砥砺奋进勇攀新高,实干笃行再谱新篇。4月24日上午,洛阳市西工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航空城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史千灵、李彩民、李文波、王加祥、冯红超、海孝斌、谢伟敏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应邀出席会议的其他区
映象网讯(记者 吴彦飞 通讯员 韩涛)日前,信阳平桥区区委书记李灵敏深入平桥城区和东西两大岗部分乡镇,集中调研指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脱贫攻坚、人居环境、全域旅游、基层党建等工作。调研中,李灵敏首先来到平桥办事处,走进背街小巷,查看“三无小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鑫 通讯员 汪星晨记者从信阳市固始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根据国家、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报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决定将封控区、管控区的划定范围予以调整,对防范区解除静态管理,现通告如下
横潭原创,头条首发分享茶事,敬请关注信阳毛尖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小浑淡”的已经记不太清了,反正2010年之前不曾见过,2010年以后,市面上“小浑淡”慢慢多了起来一开始传统信阳毛尖的商家、厂家大多对此嗤之以鼻,多认为这是属于哗众取宠,是对传
▲ 信阳浉河港毛尖茶山。图/图虫·创意-风物君语-毛尖一封信阳人写给全国人民的家书在大别山的怀抱里,有一座并不算知名的小城,却有着“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美誉。在这里,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明明脚下是中原黄土,眼前却演绎着温婉的梦里水乡。她三
信阳毛尖茶,属于是没有经过发酵得绿茶类,产自于河南省,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等优越品质著称。那么,面对市场上价格便宜得信阳毛尖,是否可以喝呢?每日有茶事,杯中看春秋,想了解更多绿茶,红茶,白茶,小青柑,陈皮的选购和
大众网·海报新闻宁阳5月31日讯(记者 石智飞)5月31日,宁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毕黎明、李为群、刘明、崔媛、靳恩松、张树法、周慎凯
印台区人民医院(铜川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于2019年6月13日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建设顺利。图为建设中的印台区人民医院该项目新址位于印台区频阳路东段,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4.19亿,总建筑面积4.19万平方米,建成后设置床位400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