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者按:小小一芽叶,竟然如此之神奇:不仅让人有味蕾上的超级享受,而且能够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还能够升华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在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随着本报记者策划采写的《从指尖到舌尖》《从茶叶到茶业》和《从茶乡到茶都》等一组...
编者按:小小一芽叶,竟然如此之神奇:不仅让人有味蕾上的超级享受,而且能够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还能够升华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在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到来之际,让我们随着本报记者策划采写的《从指尖到舌尖》《从茶叶到茶业》和《从茶乡到茶都》等一组文章,感受信阳毛尖的独特魅力。
从指尖到舌尖
“信阳毛尖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闻着毛尖的香气,就会对信阳这个地方心生向往。”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对信阳毛尖的这个俏皮的比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诚如所言,四月的信阳,茶香袭人,随便四处走一走,转一转,呼吸的空气不仅干净清新,而且还有沁人心肺的各种茶香的味道!
这种独特的香味,只有在被史学家、地理学家奉为“神奇的纬度”的北纬30度上才能享受到,因为世界一流葡萄酒酿造区和中国优质绿茶产区大都分布于这个维度。而信阳地处北纬31°46′至31°52′,正处于中国的绿茶优势产业带,可谓是“黄金纬度”上的茶中经典。
在浩瀚的茶的故乡中,信阳茶无疑是幸运的,在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为1135毫米的环境滋养下,信阳毛尖从一出生就身披光环,赢在了起跑线上。唐代茶圣陆羽指出:“淮南以光州(今光山县)上,义阳郡(今信阳市)、舒州次……”北宋时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
1915年,作为世界绿茶珍品,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国际金奖,这一奖项代表了中国茶叶的至高荣誉,当年和信阳毛尖同时获得奖项的西湖龙井还只是银奖。
信阳毛尖凭什么如此傲娇?国家文化部公布的入选第四批非遗推荐名录中,信阳毛尖茶采制工艺赫然在列。从有关专家在认定信阳毛尖茶采制工艺入选非遗推荐名录中或许可以寻找到端倪:信阳茶早在唐代就有记载,陆羽的《茶经》和李肇《国史补》都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代《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信阳茶也榜上有名。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清朝信阳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最终定名为信阳毛尖。
这一荣誉在业界显得尤为引人瞩目,其实不仅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信阳毛尖的摘采,也是个细功夫活。或许你不会想到,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特优珍品茶采摘更是讲究,只采芽苞,1千克特级信阳毛尖竟然需摘采10万多个芽头!其采摘标准之严格也就可以想见了。
这样的摘采一度被市场所推崇并误导。部分茶商图市场所好,过于追求“芽小、芽纯、芽早” ,一味采摘看起来漂亮的单芽,这样造成的直接恶果是抬高了茶叶的价格。而和信阳毛尖齐名的名茶铁观音是用电锯采摘,一人一天能收一亩茶。而在信阳,即便是一个采茶高手,一天最多能采摘三四斤鲜叶,不仅造成成本大增,也造成茶叶资源的极大浪费。
茶之道,是品还是看?信阳毛尖这壶名茶该如何“泡制”?在 2010年郑州召开的中国商帮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商帮代表坐而论道,诟病信阳毛尖的这种摘采导致的结果为:芽小汤浑口味淡。这种被消费者戏称“小、浑、淡” 的信阳毛尖虽然一度成为市场主流,但实践证明信阳毛尖是以品质、口味取胜而非以形取胜。
事实上,业界很多专家对信阳毛尖的摘采进行实地调研后得出结论:只要不采蒂梗,不采鱼叶,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均能制作出好品质的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初揉、赶条、理条、初烘、摊放、复火等多个程序,经拣剔后即成品优质佳的信阳毛尖,上等信阳毛尖含水量不超过6%。目前在信阳广大茶乡已经基本普及了机械制茶,至少也是半机械化作业,在一些大山深处,因为不通电,还保留着手工制茶。手工制出的茶更香醇,泡开后形状更好看,汤色也会更清澈,缺点是卖相一般,而且太费时费工。
人上人制茶中茶,山外山出味中味。记者曾多次探访过几位民间制茶的全过程,商城县有些老制茶匠人能把各类花香糅合进茶中,泡出来的茶别有风味。
信阳茶从指尖到舌尖,最后一个环节是冲泡。当然,最好的口感是需要用山泉水的,早在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叫张培金的知县就有很深的体会,在他的《三仙缸》中有着这样的描述:“桃花红映仙缸春,泉水烹茶味更醇,可惜品题无陆羽,年年只好待游人。”诗中的三仙缸位于信阳浉河区浉河港镇冇人山西坡下的一块巨石上,因泉水依次穿潭而过而得名。
同样用山泉水冲泡绿茶的还有苦雨老人。苦雨老人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他在《喝茶》一文中写过一段非常精彩的文字:“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 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即便不用山泉水,来到信阳喝信阳茶也是好的,信阳水泡信阳茶自然是王道,信阳茶一旦离开信阳,就很难再泡出纯正的信阳茶的口感和味道。
在这个季节来信阳吧,来这里的茶社喝茶,信阳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茶社,即便是家庭类的餐厅,也不会少了茶文化,信阳创造性地将廉政文化引入茶社,让人们在品茶中悟出为人之本,修身之道。在品茶之余,还可修德养性, “清廉胜浮华,人生当如茶”的公益广告在信阳深入人心。人生如茶。有时需要苦涩,需要静思,将茶作为人生喻体,也是再恰当不过的生活修辞。
在这个季节来信阳吧,来这里的茶园体验,请炒茶师傅把你亲自摘采的茶叶现场炒制。当你端起泡好的信阳绿茶举向唇间,舌尖顿时会传递出一丝丝微苦,闭上眼,喉咙里很快就有了不一样的回甘,继而,氤氲的绿茶清香会从你的心底升腾。那一刻,人间能有几回闻的绝妙感受,当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毕竟,那种味蕾上的超级享受并不是在哪里都能够获得。
天气晴好,正是采茶好时节。在罗山县灵山茶叶基地里,采茶工在一行行茶垅间采摘毛尖。熟练的采茶工一天可以采4斤青叶,每天可收入200元左右。据了解,这些采茶工大多来自本地,极大地促进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何梦琳 摄
从茶叶到茶业
“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香、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
发表这番喝茶见解的还是那位苦雨老人。在他看来,茶境如禅,喝茶的本意就是暂把一切放下,忙里偷闲。
文人可以赋予茶各种禅意,但茶乡的百姓大抵是不怎么关心这些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百姓开门七件事。对于茶乡的百姓而言,靠山要吃山,辛辛苦苦种植的茶叶是要拿来换钱过生活的。
尽管信阳毛尖成名已久,且百年来一直稳居十大名茶的前列,但早期多是茶农和部分茶商们小打小闹的经营,散兵游勇,茶经济收入偏低。2010年,来自省会郑州的一份调查显示:铁观音、龙井、普洱、碧螺春和信阳毛尖等茶叶市场有1亿元的销量时,信阳毛尖销售额为5000万元;当郑州市场茶年销售5亿元,信阳毛尖还是原地踏步。
痛定思痛之余,信阳的决策者们开始下定决心,从扩面积、重质量、树品牌、扶龙头、闯市场等方面多管齐下,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持续调结构促转型,倾力提品质塑品牌,推动茶产业做大做强,对信阳茶经济发展进行破题——
扩面积。种植面积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210.8万亩,比 2006 年增长了近 4 倍,茶园总面积仅次于云南省普洱市,成为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 800 多家,百万资产的茶农大户 500 多户,茶叶专业合作社近 500家,茶农近 100 万,从业人员突破 120 万人。茶叶产量达5.95万吨,总产值达100.8亿元。
重质量。市委、市政府除了加快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建设外,还大力支持茶叶企业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产地认证,通过多种举措为百年毛尖品牌保驾护航。通过有效引导,“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园)+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信阳遍地开花。茶企有了稳定的货源和便于集中管理改造的茶园,茶农也有了“组织”,既降低了因市场变动带来的销售风险,也可通过公司、合作社提供的质优价廉的茶种、肥料、设备等生产资料和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来降低成本,实现了提质增效。
树品牌。品牌既是通行证,也是生产力。我市先后取得“信阳毛尖”和“信阳红”两个信阳茶的公用品牌,“龙潭”“文新”“九华山”等7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和15个省级著名商标脱颖而出,并逐步赢得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大批龙头企业在全省18个地市和全国各主要城市建立品牌形象展示展销店200多家,设立营销网点1200多个。
扶龙头。扶持了龙潭、文新、广义、新林等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龙头企业,通过鼓励企业在公共品牌下打造自主品牌,放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效益。这批茶企面向千家万户茶农,制定茶叶标准,分购集销,让信阳毛尖与千家万户茶农结盟,带领大家谋求突围,走品牌化运作的复兴之路。龙头企业、龙头品牌的带动效应和引领效应,为各生产企业创造最大效益,起到聚指成拳、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作用,6 家信阳茶企跻身“中国百强茶企业”行列。
小小一片茶叶,化身成为信阳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茶产业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产业集聚:羊山茶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浉河区茶产业集群被列为省级试点产业集群,全市茶产业集群被河南省确定为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集群。
而茶产业一旦形成,其上下游的链条必然会随之被市场所延伸和放大。
毛尖茶仅限于生产“毛尖”产品的这种狭隘生产经营理念开始淡化,我市一些精明的茶企业开始把茶产品开发的视角拓展到“毛尖”以外的所有红绿茶、黑茶、青茶、白茶等多茶类,优化了茶产品结构。
2016年,全市红茶产量7740吨,产值15.6亿元,其他茶类产量2660吨,产值6040万元。信阳已形成绿茶、红茶比翼齐飞,其他茶类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
毛尖茶一度居高不下的无节制价格炒作,也在2015年秋有了转机,这一年的秋天,巾帼茶人、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钱晓玲率先转变芽头观念,推出一款每斤只卖98元的信阳香茶,不仅茶味浓厚,泡几道汤色不减,而且突破了传统毛尖茶的存放禁忌,可以不放冰柜保存,引起茶业界的广泛关注。
信阳佛灵山生态茶叶公司紧随其后,把产品定位于工薪阶层,成功研发出高、中、低档系列信阳红茶、白茶和茶枕等产品。中低档茶的产量占80%之多,经济效益与转型前相比反而增长了2.5倍。
品牌价值得以回归的同时,我市在茶饮料、茶食品、茶日用品、茶包装、茶机械等方面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信阳毛尖茶饮料、茶糕点、信阳红茶酒、绿茶纤维内衣、茶枕、茶多酚胶囊已投放市场。
茶产业链条的延伸拉长,推动了全市夏秋茶资源的充分利用,茶产品结构正在趋向合理,提升了信阳茶品牌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信阳茶产业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
茶产业也被延伸到了全域旅游方面。每年的4月,很多茶企、茶乡镇都举办摘茶等体验活动,开放式的茶产业助推了火爆的茶乡游、体验游,信阳茶产业整个业态,也从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转型。浉河区董家河镇睡仙桥村以茶为媒,积极构建“茶文化+茶旅游”特色旅游圈,所打造的集农场体验、生态观光、山庄休闲于一体的综合“茶旅游”尤为火爆。而类似的茶乡体验游在信阳广大茶乡,比比皆是。
茶产业还被信阳人引入到文化产业领域。我市打造出知名的“清风大别山”廉政教育品牌,同时探索出一条富有信阳特色的廉政教育之路。如今,以红廉为魂、茶廉为脉的廉政文化在全市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小小的一片茶叶,撬动了多项产业、多元文化的集聚与升华。信阳茶产业正在一步步转化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力争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达到300亿元,实现亩产值1万元,茶农年人均种茶收入在9000元以上。茶产业的‘十三五’目标是打造交易额超10亿元的国家级茶叶交易市场,形成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茶叶产业化集群。”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魏勇畅想信阳茶产业发展愿景时,信心满满。
从茶乡到茶都
“一周前,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正式授予信阳‘中国优势生态区域——中国毛尖之都’称号;两天前,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59.91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4月17日,市长尚朝阳在郑州举办的河南特色农产品·茶叶论坛上介绍的这段话,文字虽然简短,传递的信息分量却相当有力。
近年来,通过对信阳毛尖这一百年名茶的品牌建设、保护和有效的开发,信阳毛尖品牌价值正在凸显,无论是市场认可的忠诚度,还是美誉度,都在逐年稳步攀升。
一次次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三、在绿茶综合品质方面始终稳居第一名的信阳毛尖,承载了信阳的历史,体现了信阳的优势,提升了信阳的形象,见证了信阳的发展,也寄托了信阳的梦想!
与信阳毛尖连续多年领跑相媲美,是同样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的信阳这座城市: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连续八届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六届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于一身,信阳今日之魅力让世人刮目相看。
今日之信阳,实力迸发——
近年来,信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多项指标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粮食生产连续12年增产、连续10年超百亿斤,全国每100斤粮食中有1斤是信阳生产的。随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信阳产业集聚能力快速提升,有11个产业集聚区晋升为省一级。现代市场体系逐渐完善,金融、信息、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全市5年共实现6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今日之信阳,活力四射——
信阳海关建成通关,信阳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进驻信阳,村镇银行实现县区全覆盖,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信阳利用外资扩展到15个国家和地区,与1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6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投资信阳。信阳开放窗口和招商平台更加丰富、更有成效,信阳的吸引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今日之信阳,生态优良——
信阳不仅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和国家首批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还被确定为三个核心发展区域之一,《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研究层面,信阳被列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三个核心城市之一。信阳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以郝堂村、里罗城村、西河村为代表的一批乡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色令人心驰神往。正是做到了环保优先、绿色发展,让信阳走出了一条中部生态良好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今日之信阳,诚信突出——
信阳的高中教育质量连续多年在全省保持领先,空军招飞连续4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信阳好人之多,全省之最,全国有名。截至2015年年底,在历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信阳好人”从未缺席。据统计,信阳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的共6人,居河南省第一位、全国地级市前列。
信阳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法院创新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改革,率先在全省建立“裁执分离”工作机制,涉军维权“信阳模式”今年在全国推广。
今日之信阳,风清气正——
着力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让信阳的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更加坚定、作风明显好转,使得信阳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由于坚持严实标准,将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管到实处、严到份上,打造出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加快“五个信阳”建设,造福信阳、添彩中原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喜看信阳今日的发展变化,和我市“以茶为媒”这条开放的主线密不可分,和信阳连续举办25届茶文化节息息相关。
自1992年举办第一届信阳茶叶节开始,信阳在24届茶文化节上已累计招商引资上千亿元,先后吸引20多个国家的客商、茶企光临信阳,累计总人数超过7万人。
在各方面取得大发展的同时,信阳也非常注重发挥在茶业界的品牌担当。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召开中国国际茶商大会、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年度春茶产销形势分析会暨全国茶行业组织联席会,信阳毛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座谈会等各类业界盛会,发布信阳毛尖摘采指数,拍摄以信阳茶为主题的微电影等各类活动。
“第25届信阳茶文化节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以兴茶富民为宗旨,以传承和弘扬茶文化为出发点,以促进一、二、三产业和茶产业、文化业、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努力把信阳茶文化节办成‘茶界的盛会、市民的节日’,着力把茶文化节打造成中原经济区标志性节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节会品牌。”
市政府副市长郑志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成竹在胸:推进中原经济区现代茶产业示范区、中部最大的茶叶产销集散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休闲城市和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信阳志在必得。
斯言可信!就在今天,作为今年茶文化节主要看点之一的2017河南省“5+2”经济合作活动顺利召开。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我市在结合优势主导产业谋划招商项目,加强同省外豫商商会的沟通联系,借助商会信息资源优势与行业龙头企业广泛开展合作,着力开展项目对接洽谈活动等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信阳迎来了复兴中华茶文化、提振茶产业、壮大茶经济的重大历史机遇。”爱茶懂茶并对信阳毛尖茶有着深厚情感的市委书记乔新江对信阳发展茶产业有了更多的期许:以中国毛尖之都的命名为起点,充分用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从供给侧发力,苦练内功,研究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业综合实力,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为茶产业发展开辟新天地。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
一个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上的中国毛尖之都,敞开了宽阔的胸怀!(来源:信阳日报 记者 向 炜)